作贵重的器皿 提后:2:20-21
作者:朱但以理
2016-10-27  

作贵重的器皿

提后:2:20-21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重视,因为这样可以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有人甚至穷其毕生精力为自己认为能够体现自我的事业奋斗。一个基督徒,虽然不能像世人一样,想方设法的讨人的喜悦,但是被上帝悦纳却重于泰山。因此,当保罗得知许米乃和腓理徒的思想行为、言谈举止都有悖真理,并影响教会的时候,便提醒提摩太,要他在“大户人家”——上帝的家里——作贵重的器皿,并且给他指明了途径。

一、成为圣洁

如何成为圣洁?保罗用了“自洁”这个字眼,原文在新约中只用过两次,另一处在《哥林多前书》5章7节,中文圣经译为“除净”,即“清除洗净”的意思。保罗用这个词汇,目的在于让我们明白,我们要成为圣洁,除了依靠耶稣基督的宝血,自我意志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愿意被耶稣基督的宝血洗涤、除尽一切罪恶时,基督宝血的功效才能显明在我们身上,使我们成为圣洁。然而,从笔者不多几年的服侍经历中,曾不止一次听到过信徒在这方面的一些错误的认识,总是否定人在其间应尽的本分,似乎是信心的依靠,事实上是在推卸责任,无论结果如何,责任都由主耶稣来承担。这样的信仰和认识,实在令人担忧。

至于如何才能做到“除尽”,保罗接着又教导,要“脱离卑贱的事”。所谓“卑贱的事”,就是更加细微的罪,比我们平常所认为的普通的罪更细微。这些罪所指的就是那些与基督徒身份、体统不相称的事;就是一些有罪恶的成份、不体面、不光明的事。比如:喜欢占一些小便宜、暗中有意识的伤害不喜欢的人、受人之托不忠诚……这些都包括在“卑贱的事”的范围内。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而这样的罪往往隐藏的很深,不容易发觉,但却常常会在潜意识里迸发出来,给自己与别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主的名也常因此受羞辱。假如我们不能做到像保罗所教导的,“脱离”这些事情,那么,圣洁必然与我们失之交臂。

因此,每个基督徒都应靠着主的大能大力,做一个时常“自洁”、“脱离卑贱的事”的人,从而使我们成为圣洁。

二、合乎主用

器皿不同于工艺品,它是为使用的,不是为摆设的。器皿作何用途,完全取决于主人的意思,绝不在器皿本身,器皿唯一能做的就是完全顺服。我们是上帝家中的器皿,就当服在基督的权下,合乎他的使用。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园丁在他的园中栽了一枝竹子,由于园丁的精心培育,竹子长得美丽挺拔,心中一直想报答主人的培育之恩。机会终于来了,竹子欣喜若狂。然而,主人所要的报答方式却与它所想的大相迳庭。主人首先把它砍倒在地,接着又剪掉叶子、削掉枝子,它心中多有不悦,但为了报恩,在挣扎之后仍然顺服了主人。结果主人还要用凿子把它里面每一节凿通,这时竹子便嚎啕大哭道:“主人,我已被砍断、剪叶、削枝,你还要凿节?园中的植物众多,你为何唯独苦待我?”主人回答说:“园中的植物虽多,却惟你是我所爱,所以我选你作我合用的器皿。若不把你的节凿通,我不能用你。而你以前所受的苦也都徒然了。”竹子最后遂了主人的心愿,成为一个中空的管子。主人把它拿起来,一头接在水源中,另一头通到一块田里,使那地因有水灌溉,成为肥沃,多结果子。

所罗门建造圣殿时所用的石头和香柏木,它们难道有什么权利来决定自己服务于圣殿的哪个部分吗?不能。石头要凿成合适的样子;香柏木也有不同的用途:有些做栋梁、有些做面板、有些裸露在外、有些用精金包裹……这一切不都在匠人的手中吗?不都得合乎匠人的心意吗?

事实上,很多基督徒都明白这些道理,也有愿作的心,但是,因着人性的败坏,世俗的诱惑……常常不能顺服在主的权下,正像主耶稣所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1)但是,我们若要合乎主用,就必须顺服,上帝怎样来锤炼我们,我们就无条件接受,因为这正说明,他要用我们。

三、行出善事

“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是保罗多次的教导,不但在此处提及,在《提摩太后书》3章17节、《提多书》3章1节也有提到。可见,虽然基督徒不是靠善功得蒙上帝的喜悦,但是,能够行出善事也是基督徒属灵生命的一种体现。只是,保罗在此处给了我们一个次序,他没有把“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排列在前面,而是放在了“成为圣洁”、“合乎主用”的后面,可见,保罗是要告诉我们,必须先被主洁净,除去罪恶、卑贱的事、肉体的喜好、自己的私意,才能够专一顺服上帝的旨意,行上帝所要我们行的善事。因为,没有得着主洁净而行的善事,只不过像污秽的衣服,不能得着上帝的喜悦。

在信息社会中,我们几乎随时可以通过媒体看到一些热心公益,经常参与慈善活动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源与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分享,包括金钱、财物、时间、爱心,甚至器官。例如无国界医生、志愿工作者等,他们被光荣的冠以慈善家的名号。能够有此善举,实在令人钦佩不已。保罗教导我们,要行“各样的善事”,我想其中不但包括慈善家们所行的“大善事”,也包括我们所认为的那些行出来也不引人注目,常常被人忘记,甚至会遭人藐视与嗤笑的“小善事”。中国古人教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 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也曾说:“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确实如此。然而,我们却往往处在“大善行不出,小善不愿行”的状态之中,实在亏欠上帝。求主饶恕我们,也求主帮助我们,除去我们的软弱,能够遵照保罗的教训,“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保罗说:“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提后2:20)我们现在是贵重的,还是卑贱的?让我们在主面前检视自己的生命、省察自己的行为,恳求主赐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在上帝的家里作贵重的器皿。

 发表于《教材》2011年第2期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