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永花:《饥饿的人可从哪里得饱足?》
作者:贺永花
2020-10-21  

经文:马太福音 14:13-21

[马太福音 14:13] 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行跟随他。

[马太福音 14:14]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

[马太福音 14:15] 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

[马太福音 14:16] 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

[马太福音 14:17] 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

[马太福音 14:18] 耶稣说、拿过来给我。

[马太福音 14:19] 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

[马太福音 14:20]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马太福音 14:21]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

证道内容:

马太福音14章13-21的经文记载了耶稣用五饼二鱼使五千人吃饱的神迹。这个神迹在四福音书中都有记载。

“有许多人因为看见他在病人身上所行的神迹,就跟随他。”(约6:2)他们跟随耶稣是因为看到了耶稣有行神迹的大能,由于他们自身的缺乏和疾病,想找耶稣寻求医治,得以饱足。所以这些跟随耶稣的众人其实就是一群饥饿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物质匮乏,灵里也是饥渴的,希望藉着追随耶稣,一个他们认为有大能力的人,来满足内心的渴望。

“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太14:15)我们看到门徒意识到众人的饥饿,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去解决根本的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是让众人自己去找吃的。“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约6:7)“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太14:16)“有一个门徒,就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对耶稣说:‘在这里有一个HT,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约6:8-9)这一点点东西只能满足一个人的需要,分给这么多人,那能做什么呢?门徒给出的方案,自己都是质疑的。我们看到门徒意识到别人的需要,但是他们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不知道怎样能使众人得到满足。

耶稣没有打发人们走,他不想让这些跟随他的人饿着肚子回去,“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太14:19-20)我们看到耶稣不仅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而且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需要。

我们从三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从跟随耶稣的众人的角度思考。

人的饥饿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比如现在生活在北京的弟兄姊妹,有的可能没有工作,同时还要缴纳昂贵的房租,有物质上的匮乏;也有些弟兄姊妹物质上并不匮乏,但由于内心空虚,精神匮乏,常常试图从别人身上获得饱足。但是我们发现这种饱足是短暂的,过后又陷入饥饿当中。就像圣经中记载的那个撒玛利亚妇人,她的内心是饥饿的,所以她在不断地改变着生活方式(参约4:1-30)。

当人饥饿的时候,可能会采用各种的方法来填补饥饿,试图抓住一切可以满足内心饥渴的机会。就像当时的众人,他们在意的是耶稣所带来的医治、神迹、祝福和食物,而不是这位生命的主。当我读这段经文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不是耶稣,而是另外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可能这些人也会跟随。就好像那些信异端的弟兄姊妹,真理在圣经上明明写得很清楚,但他们依然走上信异端的路,毫无分辨地去接纳,为了满足自己的饥饿,不管它有没有毒。

弟兄姊妹,反思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属于这种饥饿的人?是不是也常常尝试着用各种的方法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饥渴?可能不单单是肉体的物质的,可能也是灵里面的?在寻求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分辨呢?

第二,从门徒的角度思考。

我们看到门徒意识到众人的需要,但他们希望众人自己去解决。但是,“耶稣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太14:16)人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或者他人的需要,也许能想出来一点点的解决方案,但是实际上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耶稣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判断。当我们认识到靠自己并不能做什么,而单纯依靠主的时候,我们就看见主丰富的供应。有的时候主给我们供应,不是说一下子就给我们,他有的时候会让我们去思考,去经历。然后,我们努力了、尝试了,发现自己做不到,能力有限。只有五个饼、两条鱼怎么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呢?耶稣拿过来这五饼二鱼,望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递给众人,不仅使众人得到了满足,而且远超过众人的需求。这就像我知道弟兄姊妹们的需要,但是我却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时,然后才把所有的事情交给主。当我们向主祷告诉说的时候,主就来让我们经历他的带领、他的同在和他的祝福。

所以,这让我们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局限性。看见了问题,但靠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解决。二是即使我们做不了什么,耶稣也愿意邀请我们参与到供应他人的事工中。所以,耶稣他拿过来这五饼二鱼,望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递给众人。他不是自己直接递给众人,而是先递给门徒,由门徒递给众人。

我们作为基督徒,是否可以奉献哪怕仅有的一点,让神通过我们的手去祝福那些有需要的人?可能我们只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但是就因为当时那个小小HT的奉献,耶稣喂饱了许多的人。也许我们所能做的非常有限,就像当初的门徒一样,就是维持一下秩序,让大家一排一排地坐好,递下篮子等,但是当我们尽我们所能的时候,神就藉着我们来祝福那些灵里饥饿的人。神可以使用一点去祝福很多的人,无论是我们的金钱还是恩赐,当放在主的手中的时候,他就能使许多的人得到饱足,得到帮助;同时我们自己也经历到神的丰富和供应。这使我们看到了耶稣的供应是没有局限的,它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而且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所求所想。

有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太小,会觉得就五饼二鱼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吗?但是主的供应远超过我们的所需的。“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太14:21)耶稣藉着这个饼和鱼不单单是使这些人得到饱足,更是在提醒我们所有跟随他的人:我们只是得饼吃饱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吃饱了,但还会再饿。

后来当众人又继续找耶稣的时候,耶稣尖锐地指出了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约6:26-27)。换句话说,耶稣提醒我们:信主不是为了吃饼得饱,而是要建立与神亲密的关系。耶稣有这样的能力,他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6:35)

可能我们每个人开始信主的原因不一样:可能是因为病得医治,可能是吃饼得饱,往往都是由于我们肉体的需要得到了饱足,才开始信主。但是耶稣带给我们的远不单单是肚腹的饱足,更是让我们的灵里饱足,这需要我们跟主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如果只是遇到问题,求主解决问题,那可能永远都解决不完,因为我们的生命没有更新和改变。但如果我们寻求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生命就得到了改变,灵里就得到了饱足,我们里面就有更多的爱,有更多的接纳和忍耐,可能很多问题就不会产生了。耶稣告诉我们不要单单只是要吃饼得饱,而是要寻求生命的主,他就是生命的粮。

我每次唱起《新编赞美诗》245首《今要主自己歌》的时候,就觉得它特别挑战我的信仰。我们跟随主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的满足感建立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停留在吃饼得饱的状态,还是跟主建立生命关系的状态?这首诗歌的歌词是:“前要的是祝福,今要主自己;前要的是医治,今惟主而已;前我贪求恩赐,今要赐恩者;前我寻求能力,今要全能者。前常用手拉主,今主手牵我;前常无所适从,今抛锚稳妥;前要的是感觉,今凭主口说;前是频频苦试,今完全信托。前是忙于打算,今则靠祈求;前是悬切挂虑,今主担我忧;前随我之所欲,今听主支配;前不住地求讨,今不断赞美。前我欲利用主,今则主用我;前藉自己做工,今靠主工作;前欲得人称赞,今求主欢喜;我所有的一切,都在主自己。”副歌的歌词是:“永远举起耶稣,赞美主不歇;一切在耶稣里,主是我一切。”

我想这首诗歌一定是诗人自己经历神后,发现自己的改变,在圣灵的感动下写出来的。所以他从从前寻求主的医治、祝福、利用主,到今天完全地交托,惟主而已。这样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神迹,只有神可以让我们完全改变。我想这个神迹不单单是让我们知道神有这样的能力可以供应我们肉体的所需,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他更愿意我们像小孩子一样,到他面前去寻求他,与他建立深层亲密的关系。在他里面,我们就得以更新,得以改变,得以饱足,因为他就是生命之粮,活水的源泉,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在他里面,我们的心就常常是饱足的,是得滋润的。我特别喜欢诗篇作者形容自己内心得到饱足的诗句,在诗篇63篇5-6节:“我在床上记念你,在夜更的时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欢乐的嘴唇赞美你。”盼望我们跟主的关系也是这样,当我们想到主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是满足的,是甜蜜的,是饱足的。

第三,从教会的角度思考。

作为教会,我们可以传递什么信息给这个社会?我们有什么信息和别人分享?我看过一本书,作者说,人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因为极度缺乏灵用粮食而感到饥饿的世界里,人们需要灵魂的生命面包,而不单单是身体的物质面包。作为基督徒,作为教会,我们要为饥饿的人提供面包。他是这么说的,“作为基督徒,我们有食物与饥饿的世界分享。精神上的流浪者,那些精神上饥饿和被拒绝的人,出现在我们的门口,或者说出现在教堂,不是因为他喜欢我们的建筑,也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我们,而是因为他们饿了。人们渴望宽恕,渴望安息与和平,渴望怜悯与恩典,渴望探索与成长;人们渴望可以改变生命的好消息,丰盛的生命,渴望神来做一件新的事情。福音,只有福音可以为人们提供使人灵里面得到满足的食物。”

弟兄姊妹,我们作为基督徒,是否只关注到自己的饥饿,而忘记和别人分享这样属灵的粮食呢?会不会忘记别人也在经历这种属灵的饥饿?作为教会,作为基督徒,我们有没有食物和别人分享?我们自己和主的关系是还仅仅建立在吃饼得饱上,还是建立在基督磐石的基础上?尤其在今年疫情的时候,我想可能很多人对生命和信仰都有很多的思考,很多人的里面是饥饿的,是干涸的,我们有没有把握住机会去和别人分享这样属灵的食物呢?

有一段时间我自己特别挣扎于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当别人跟我诉说了他的问题,他所面临的困境,我特别想去帮助,但是我知道我做不了太多。后来我意识到我应该做的是带领人来认识主,让他们自己到主的面前来寻求主,因为主是生命之粮的供应者,惟有他才能满足人灵里的饥饿,才能改变人的生命。所以,当我们认识到人内心的饥饿,知道我们的有限时,就要把人引到主的面前,就好像诗篇16章11节说的:“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回到我们今天分享的题目:“饥饿的人可从哪里得饱足?”,答案就是耶稣自己。神创造一切,他是赐食物使我们得饱足的神,他也是赐生命的粮让我们属灵的生命得到饱足的神。马太福音5章6节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物质的食物并不能使我们的灵里得到饱足。我们来到主的面前,不单单是寻求肉体的饮食,我们也寻求灵里面的饮食,使我们内心里面可以得到饱足。所以盼望我们所有的弟兄姊妹,当思考我们跟主的关系如何。求主帮助我们,使我们真正地认识他自己;也盼望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仔细思想神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带领我们到今日,思想他的丰富和供应,然后使我们对他的信心不断增强。当我们真正信他、寻求他的时候,当我们真正地花时间与主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无论在任何环境里,我们的内心都是饱足的、平安的、喜乐的,就像诗人所说的,我们的心里面就像有饱足的骨髓肥油滋润。感谢赞美我们的主!阿们!

好评: